「在八千公尺以上,人類沒有能力展現道德。」

這是書中日本隊對途中遇到垂死的登山客,不加以救援而繼續攻頂之路的理由。乍聽之下殘忍莫名,卻鏗鏘有力地總結高山上所發生的人性衝突,在艱難中必須捨棄他人保全自己的情境。

作者強‧克拉庫爾藉由本書重現1996年攀登聖母峰時所發生的可怕意外,透過鉅細靡遺的人物介紹與風景描寫,帶領讀者重回樂極生悲的災難現場。當時的克拉庫爾是《戶外》雜誌的特派記者,也是經驗豐富的登山專家,因為從小懷抱征服聖母峰的野心,而說服雜誌社增加補助,讓他在報導聖母峰商業化的現象之餘,也能趁機一圓心頭夢想。加入遠征隊的過程中,他遇到各式各樣的登山社的老闆與嚮導,來自各行各業的登山成員。在短短幾週內,原本陌生的人逐漸熟識,並發展出為共同目標努力的革命情感。然而,事後在《戶外》雜誌刊登的文章由於篇幅縮短失真,使得克拉庫爾決定訪問當時生還的成員,重新以書本形式盡可能呈現事件的部份面貌。

身為一位對登山活動毫無興趣的我,才讀了幾頁就被吸入克拉庫爾所描寫的陌生世界,即使書中出現的人物眾多,闔上書也只勉強記得幾個人名,更別說他們遇到的所有事件,但是他(或譯者?)的文筆極其優異,縱使我從沒爬過那些山,仍舊能從他描寫的壯闊山景,感受到自然美景與細膩文字的魔力,甚至決定有時間要再閱讀幾遍!照片上的克拉庫爾看來是個滿臉鬍子、表情開朗的男士,然而從他對幾週前還跟他漠不相識的同好,抱持濃厚同情心、登山者的心理變化與揭露,以及在山中的各種幻象、痛苦情境的精確描述,均能看出他內心敏感纖細,富有強烈的正義感。以真人實事的災難事件為撰書主題,難免會被人攻擊是消費死者,但是我相信他就如書中說的,是以釐清真相、去除心魔為出發點寫作。

書中也有提到台灣,不過是偏負面描寫,克拉庫爾似乎對台灣隊的印象極差,認為台灣隊的專業知識不足,高姓領隊自我風格過重,只顧登峰不顧團員死活,網路上有不少評論從各種角度探討這一部份。我覺得即使高先生是個偉大的登山家,克拉庫爾的批評仍有參考價值。我們必須接受我們認為開創性的冒險人物,在別人眼中其實是性格差勁的業餘人士,這並不是指說美國人講的話就是對的,而是接受人本來就有各種不同的面向,所站的角度不同,看到的陰暗與光明就有差異。

另外,我敬佩克拉庫爾努力了解當地文化,並寫進書中介紹給西方世界,而且提到了聖母峰商業化為雪巴人帶來的商機與災難,以及部份雪巴人褻瀆山神才招致天譴。尤其是雪巴人也想過現代化生活,但部份西方人覺得引入現代化設備破壞了傳統之美這段,讓我不禁想到之前為了引進7-11而起爭議的蘭嶼。我對蘭嶼現代化一點意見也沒有,也覺得身為每天享受超商便利的人,實在沒必要批評統一進軍蘭嶼的計劃,除非他們是向保護區伸魔爪,要不然別人的傳統雜貨店是否能生存真的很重要嗎?現在化是無可避免,我們只能努力在現代化的同時,還能保留珍貴的傳統,但是為了傳統而阻礙現代化真的有意義嗎?到底這樣的行為真的珍惜傳統,或只是搏得支持傳統的青年運動美名?

野心勃勃的登山家總是認為人定勝天,忽略到大自然只要來一掌,就能將受過精良訓練的登山者打落谷底,成為冰天雪地的一具屍體。再者,從克拉庫爾的描述可知,許多人在攀登聖母峰時受盡折磨,無法享受登山的樂趣,大家卻把這種與死神擦肩而過的經歷,因凍傷而截肢截鼻,當成個人生命的勳章,這代表很多登山家其實有被虐人格嗎?!

另外,本書雖然之前似乎曾改編過電影,不過2015年即將推出由傑克葛倫霍等演出的新版《Everest》,值得期待!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au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