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曾經讀過約翰‧瓦納伯斯(John Venables)與羅伯‧湯普森(Robert Thompson)參與的「詹姆斯•巴傑爾謀殺案」(James Bulger謀殺案)報導。這兩個人曾在書中出現數次,因為他們是震撼英國的兒童殺害兒童的案例之一:當時年約10歲的瓦納伯斯與湯普森在Bootle的大賣場誘拐2歲的巴傑爾,後來巴傑爾殘破不堪的屍體在利物浦的鐵路邊被發現。那篇報導並非事發時間1993年的即時報導,而是案發十幾年後有心人士意圖揭發兩位進入更生計劃的兇手下落,而且傷心的被害人家屬也希望政府不要再隱瞞兇手現今身份。

我當時讀完那篇報導感覺既氣憤又沮喪,為什麼是犯下如此罪大惡極案件的兇手可以重新做人,家屬卻只能乾瞪眼做不了任何事?只是我忘了媒體是製造業,英國又是小報發源地,有心人受到文字的煽動後會做出什麼事,我從來沒有想過。俗話說:「父債子償。」但是像陳進興的罪行明明是他一人所為,卻連累他的家人,甚至還有人認為他的兒子勢必也有「犯罪基因」,長大一定會做出跟老爸一樣的罪行。這種不理性的牽連例子隨處可見,也不只發生在台灣,而身為記者兼犯罪小說作家的艾歷克絲‧瑪伍德(Alex Marwood)便把這種社會病態描寫地淋漓盡致。

本書背景在英國一處叫惠特茅斯的小鎮,每章以不同角色為中心,透過他們的雙眼觀察整個大事件的局部,最後利用兩個世代的罪案,巧妙地拉起所有角色的相互關係。乍看之下都非常片面與零碎,但是每個角色在環環相扣的鋪陳下,面貌可說越來越立體,很適合改編成一季六集的英劇(話說英劇也不少以小鎮黑暗面為主題的戲)。若對英國電視演員熟悉的話,應該連卡司都可以想出來了,像我就覺得杰琪很適合找Kelly Adams演,而芬園遊樂場的員工眾生相也很有影集《星級酒店》的味道……。

嗯,離題了。

瑪伍德對刻劃心理功力了得,無論是兩位女主角安柏與克絲蒂的喜怒哀樂,對他們所處階級的滿足,最後命運緊緊相依的悲悽,讓人讀後為之動容,不是讓人落淚那種,而是拋開黑白二元論,真心希望她們能獲得幸福。這時再度體會水能載舟亦能覆舟,記者誇大事實的文字能將罪人打下深淵,作家平鋪直述的描寫卻能讓罪人被理解。到底真相為何,若只相信報紙不就很恐怖嗎?另外,裡頭最變態的角色,都有極其合理的情緒轉變,甚至讓人覺得即使他們的地位就跟雜魚一樣,但是作者卻一視同仁地呈現他們的完整面貌。不過凡事都有例外,角色中交代較不清楚的就屬維多,讀者可以在某節看到他俊帥下隱藏的倦怠,也稍稍提及了他去過的地方,但是這個似乎有發展空間的倦怠與背景,卻在後段一掃無蹤,他頓時變成了一個很平面的角色。

讀者在閱讀過程中,也能體會到切入角度隨時變化的樂趣。一開始我認為這是一本廢死派的書,家庭問題導致兇案,兇手埋名隱姓過著戰戰兢兢的生活,怎樣看都很茍活比上好死更能嚴懲犯罪者的感覺;到了中段,我忽然驚覺作者想批評的是可怕的媒體文化與易於煽動的輿論;但是讀到尾深,卻感受到宿命論才是貫穿全書的隱藏版主題!

雖然我常看影集也熱愛英文,但是近幾年總覺得英文翻譯小說不如日文小說的筆觸有吸引力,《壞女孩》則讓我重拾對英文小說的熱情,一閱讀便難以釋卷,恐怖小說大師史蒂芬金的打包票推薦果然不是言過其實。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The Wicked Girls
    全站熱搜

    Rau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