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謝遠流出版社給予試讀機會!

原本抱著想多了解九型人格的心態閱讀了《九型人格覺醒指南:走過三階段蛻變旅程,遇見更好的自己》,沒想到〈第四型.從嫉妒到泰然〉卻讓我感覺像進行了一場剖心掏肺的旅程。

從小到大,無論任何人都能感受到自身的不足,而產生失落或嫉妒的情緒。然而有些人的情緒強度比其他人來得更加猛烈,這就是所謂的第四型人格。身為一位愛好各種藝術,也常在網路上走跳的人,常常會看到創作者不時在「自爛」,動不動就貶低自己的作品,覺得自己技不如人,乾脆別畫了,甚至畫完會感到丟臉(……但還是忍不住放上網給人看)。以前會覺得這大概是強說愁的藝術家性格或單純想討拍,應該不是真的覺得自己爛吧?但讀完這章,忽然驚覺他們或許就是第四型人格,即使粉絲看不出那些作品的缺陷,但不代表他們的感受就是虛假的。身為沒有藝術技能,而且長年追星的一般人如我,也常被社群網站的粉圈交流所影響,老是因某些人的人氣、好運而自慚形穢,心裡時常出現為何我無法像他們一樣,努力了半天仍舊格格不入的埋怨。

種種上的心態不平衡,並不單是傳統上所說的不知足,還包括了書中說的犯了以下症頭:

  1. 貶低現在
  2. 拿自己與他人比較
  3. 幾乎活在自己的內心世界
  4. 認為情緒定義了你是誰
  5. 相信自己一文不值

雖然看完整章會有種一直在換句話說、重複敘述的感覺,但透過這樣反覆說明,似乎真的能讓人隨著文字,挖掘並檢視以往認為是理所當然的心情。當然,大部分的人都知道要感恩知足、珍惜當下這些老生常談,我覺得本書最棒的地方是,它除了拆解了這些讓人不想面對的症頭外,還提出了非常詳細且深入的破解之道,彷彿像在做心靈瑜珈似的,從基本到進階地舒緩身體的不適,追求與身心靈的協調與泰然,打開心靈接受自己值得更快樂。

也許有人閱讀時會不禁冒出疑問,泰然的境界是否與「我就爛」只是一線之隔呢?顯然書中的思想並非如此,我們該接受自己的良善與平靜,享受自己擁有的一切,不該一味檢視匱乏、不如人之處,時時想與人競爭,追求優越感,無法接受自己的平凡與快樂。不只是接受自己,還有在與人建立深入的連結時認識他人的困頓並產生同理心,將比較與嫉妒取而代之。

再度咀嚼內容時還是覺得知易行難,但本書細膩的文字讓一股力量在心中油然而生,想要往更好的心靈境界前進。這絕對是認識九型人格之餘,最大的收穫了。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Raura 的頭像
    Raura

    The end is the beginning.

    Rau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