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fGKHDcUEAAWyCW.jpg

剛看完《小偷家族》,步調讓我好像看到早期日影,用零散、意義不明的生活片段組成,最後再以重大事件帶出真相。 跟近年常看到的日影比起來,步調比較慢,很難讓我聚精會神,但演員的演技比較平實、不浮誇,實在非常少見。只是要得較商業取向的奧斯卡是非常困難,個人也不覺得它有比《寄生上流》好看或優秀。

回到標題。本片出現兩次男女主角對偷東西的想法,類似不要偷垮店家就好之類的,還有他們一家人道德觀念不高,為何在網上會得較多同情,不像《寄生上流》、《小丑》受到許多人攻擊?

個人覺得可能類似《寄生上流》补先生說的界線吧!

e98c9d8c4aae1de5db92ee4570e83812.jpg

所謂不偷垮店家就是一種界線,就像味道和內褲一樣,別被人聞到或發現就是不越界,既然沒越界就沒什麼好譴責,合理化犯罪也不是不行,但前提都是不能威脅自己所在的地位。《小偷家族》的犯罪只是偷吃的穿的,最多砸個車偷包,隨手「救」一下小女孩,大概只有家裡有做生意或有車的人會不太爽,對觀眾來說根本無關痛癢。這些主角從沒想過突破他們階級的界線,一直樂於欺騙和偷竊的生活,當然也不可能多努力或多善良。本片讓我恍然大悟,討論另外兩片的主角不努力、合理化犯罪是假議題,誰真的在乎虛構人物要不要努力,會不會犯罪,真正在乎的其實是,有些窮人居然不安於貧窮,妄想晉級。想晉級就算了,還不保持謙虛,說穿了就是沒有使用弱者的表情或態度,結果讓部分觀眾感受到威脅,或覺得這些魯蛇在挑釁什麼,憑什麼能成功?

在我看來本片不少合理化犯罪的地方,明明是誘拐小朋友,卻暗示爸媽吵架虐待,所以小朋友在主角家比較幸福,觀眾看著看著也覺得這對小孩比較好。結尾大量的臉部特寫,欲言又止及困惑無力,其實就是在對觀眾說話,讓觀眾產生同情心,覺得他們是弱者,被警察們誤會逼迫到講不出話來,真希望他們能團聚、獲得幸福啊!所以說《小偷家族》太高明了,高明到觀眾看完還不覺得這是合理化犯罪,只覺得心暖暖,情感動人,而不是活該被抓、真是一群壞蛋,甚至開始認同「沒有血緣關係也可以成為家人」這種概念。當然導演也不是沒有點出這群家人的現實,譬如沒念書的小朋友知識有限,誘拐小孩是自我滿足,並不是真的對小孩好,奶奶其實只是利用孫女(?)賺錢等等。 但另外兩部片也同樣有點出主角犯罪的現實與困境, 在網上還是受到許多道德批評, 可見讓角色即使犯罪, 也要有態度與行為上的界限是如此重要! 觀眾就會幫忙緩頰,啊其實他們沒那麼壞這樣, 而忽視如果他們沒被抓, 他們就是一群不覺得自己的行為有啥錯的人。

題外話,日本還真愛儀式行為,從各種影視作品都看得到這類意義不明的動作,連小朋友偷個東西也要有儀式才能拿,這是什麼樣的民族風氣?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小偷家族 寄生上流 小丑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Raura 的頭像
    Raura

    The end is the beginning.

    Rau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